我敢保證跟外國人學英文

絕對會改變你的人生

希望你可以花一點時間試聽看看

最多人推薦的線上英文學習方法:

世界文壇十九日損失兩位大家,一位是廿世紀美國╱世界經典小說《梅崗城故事》作者哈波.李(Harper Lee)去世,享壽八十九歲,一位是《玫瑰的名字》義大利巨筆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享壽八十四歲;兩人一動一靜、一語一默,代表作家應世接物與出處進退兩種懸殊典型。義大利國寶作家艾可(Umberto Eco)四十八歲才發表第一部小說「玫瑰的名字」,旋即成為暢銷書作家。作家張大春說,廿世紀偉大小說家「幾乎沒有學院出身的」;年近半百才寫小說能成功的也極罕見。更何況艾可教的並不是文學,他的本行是符號學。張大春說,艾可是橫空出世的全才,他既是符號學家、小說家也是尖銳的社會及政治評論家,經常在媒體用犀利的文筆破解政客所操弄或掩蓋的政治權力真相及其背後隱藏的企圖。他不拘泥於某一個領域、不單單從事一項專業,他也不維護積習成見之下的特定意識型態及政治主張。他說,艾可擅長透過系統性的符號研究來了解意義、追尋真理。像他這樣的全才,只能喻之為Renaissance man(文藝復興人),他如同達文西或戰國時代的莊子、宋代的蘇東坡一樣全方位。艾可的文學、學術論著豐厚逾一百四十部。經台灣出版界翻譯較為人熟知的有聯經出版社「美的歷史」、「醜的歷史」。最為人熟知的是小說「玫瑰的名字」,曾在一九八六年改編為同名電影,由好萊塢影帝史恩康納萊主演。而這部小說經翻譯成四十七種語文、全球銷量逾數千萬冊。艾可以學術重鎮兼暢銷作家而樂享名流風華;父親希望他念法律,但他選擇中世紀哲學文學,並致力符號學,亦即以口語、書寫、科學或藝術語言傳達的符號。艾可一九七○年代起在波隆納大學當符號學教授,發表一系列中世紀美學、語言學、哲學論文,他並且振筆文壇,起飛而名世之作則是一九八○年小說《玫瑰的名字》;他知名於專業領域內外,著作等身,包括《傅科擺》、《昨日之島》。中文版「玫瑰的名字」由皇冠出版,屬長銷書。張大春說,「玫瑰的名字」被歸類為「推理小說」,但艾可只是藉推理來嘲弄宗教及政治,特別是嘲諷中世紀教會可能查禁、焚燬了亞里斯多德的喜劇。他運用自己對中世紀教會、秘密組織的知識寫成一部小說,但它不只是推理小說,而是一部具全面性觀照、有深度的政治寓言。與艾可有三面之緣的皇冠出版社前副總編輯莊靜君則形容,艾可「人如其書」。他是位率性沒有架子的大作家,講話富於哲理。哈波.李的律師十九日在她阿拉巴馬州故鄉孟洛市發表聲明說,哈波.李「今天凌晨在睡眠中去世」,她遺願要私人葬禮,日期未定。哈波.李已知只寫過兩部小說,是《梅崗城故事》與去年出版的續篇《守望者》;《梅崗城故事》一九六○年出版,從六歲小女孩觀點,過敘述她的律師父親阿提克斯為遭到誣陷的黑人青年辯護的故事,揭露美國大蕭條時期南方各州存在的種族歧視問題。該書一出版便廣受讚譽,於一九六一年獲得普利茲文學獎,此後一直都被列為美國學生必讀經典文學作品,全球銷售量超過四千萬本。《梅崗城故事》題材豐贍,全書關懷角度多面,筆觸頗多先覺,而主題鮮明,包括童年想像、性別歧視、種族偏見、社會正義、司法不公、命運弄人,都是人類永遠必須面對的問題;因此不只成為界定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南方社會的經典,也以其普世意義而馳名世界。在《梅崗城故事》問世五十五年後,哈波.李的第二本小說《守望者》去年七月出版。出版社表示,該書完成時間較早,講述了小女孩長大後回到家鄉,發現自己一直視為英雄的父親阿提克斯在晚年成為一個參加三K黨集會並支持種族隔離的種族主義者。該書出版後,外界一片譁然,許多讀者對人物形象的巨大反轉都感到難以接受,文壇甚至有人以「晚節不保」形容哈.波李出書的決定。
arrow
arrow

    b5656772310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